翻譯設定

最新公告104.07.15

本網誌以後
每年3月至6月及9月至12月
暫停服務!!
造成大家的不便請見諒!!

請在此搜尋DD文章

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西湖國小生態學習營:野鳥生態調查】

【西湖國小生態學習營:野鳥生態調查(王嘉雄教授)】
台灣的鳥類原來有458種,
經過幾年的調查,
現在增加為627種。
野鳥生態調查的方法有分室內和室外,
這次老師說的都以室外為主。
常用的調查法有
一、穿越線調查法
二、固定半徑調查法
三、繫放
四、自動照相
五、無線電追蹤
這些不同的方法可以用在調查不同的內容。
像穿越線調查法,
可以用來研究種類和數量,
因為面積比較大,所以人要比較多,
可以用來調查鳥類分布,
可以設計遊樂區路線。
繫放調查法就是用來研究鳥類的遷徙行為,
每個不同的研究團隊會有不同的足旗,
台灣最多黑面琵鷺的地方就是台南,
所以看到不同的足旗,
除了知道牠飛過多少地區以外,
還可以查到這隻鳥類的資料。
接著老師講了幾個觀霧的鳥類調查和東沙群島的鳥類調查。
觀霧的調查資料可以可規劃賞鳥活動、路線...等等。
而東沙群島的的調查資料,
可以知道國家公園內的鳥類,
發現全年可見的有16種,但卻只有一種在島上繁殖。
接著老師講到候鳥,
在台灣的鳥類當中,
候鳥佔了百分之74,
留鳥只有百分之26。
因為台灣有多樣性的生物相,
而且是在大陸性島嶼位置、太平洋島弧位置,
所以是候鳥遷徙的大站。
全地球有三大鳥類遷徙區,
通常牠們可能是因為冬天寒冷不易找到食物,所以遷往南方較溫暖的地方。
有些是因為北方陸地掠食者較少,
所以遷往北方繁殖。
除了鳥類,
魚、昆蟲、綠蠵龜、鯨豚也都會遷徙。
鳥類的遷徙、繁殖、換羽是週期性的生命現象,
也是一種冒險活動,
但是也有可能有成千上萬候鳥在遷徙途中意外喪生,
因為秋季遷徙季節正是颱風、颶風的季節。
鳥類遷徙有◎定期性◎定向性◎集群性的特點,
時間長短有些是兩週,有些會到兩個月。
而鳥類遷徙的隊形,
一般最常看到的就是人字形,
上次我到台南去玩,
就剛好看到好幾隊成人字形的鳥類遷徙,
是很大的人字形!
IMG_0882.jpg  

鳥類遷徙的速度也很有趣,
水平飛行的脊尾雨燕時速有160公里
隼的時速則是250公里,
這只是遷徙的速度,
捕捉獵物可能達到時速400公里,
比高鐵還要快!
而鳥類遷徙的距離,
有些一天可以飛上百公里,
北美的鳥類遷徙一次還飛800公里以上,
1955年8月,一隻翻石鷸從白令飛到法國,平均速度每天925公里。
而此美最長的遷徙路線是八千公里的長刺歌雀。
最特別的北極燕鷗每年八月離開北極繁殖地,
開始飛向南極,每年往返全長四萬公里,
他們飛到的時候南北極都是24小時日照永晝,
所以比任何動物都看到更多的太陽。
可是鳥類又不像人類有地圖或GPS,
牠們是怎麼找到方向的呢?
經過研究發現,
鳥類有兩種定向方式,
一種是視覺定向,
就是靠看星星,或是看太陽、其他地標的方向。
另一種是非視覺定向,
比如靠磁場感應,或是聽覺,
還有遺傳也可以讓鳥類自然找到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